美国对前苏联科技遏制战略回顾

联办财经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描述
描述
专家团
学术委员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万   峰
王   沅 
王东明
任克雷
邓   运
衣锡群 
赵喜子
杨凯生
陈小津
陈洪生
李新创
李君如
张克华
张燕生
张宇燕
谢渡扬
苏   宁
顾问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马晓力
于洪君
王秦丰
叶克冬
刘晓北
乔宗淮
张国宝
张红宇
宋晓梧
李毅中
李   勇
许宪春
张  茅
张思平
陈小工
陈清泰
陈喜庆
周坚卫
秦朝英
徐冠华
胡存智
徐庆华
周禹鹏
周和平
黄奇帆
曹保榆
梁维娜
葛东升
廖晓淇
浏览:11366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9-29 分类:最新视点关注信息文章

编者按:

本期《关注信息》编发一份关于美国在科技领域对前苏联实施的遏制战略的历史资料。

以巴统为代表的美国对前苏联科技遏制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尽管前苏联也实施了我们称之为“开放创新”的科技政策,但最终与美国的科技差距仍然在不断地扩大。

目前,巴统已为“瓦森纳协定组织”所继承,其主要目标也从苏联转为中国。研究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应对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有重要参考价值。

 

1、巴统铁幕

1950年1月1日,巴黎市中心博埃西大街58B号,后世大名鼎鼎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正式成立,它的继承者“瓦森纳协定组织”至今还在运行,目标主要是中国。

巴统组织的工作与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要限制西方战略物资、先进技术及相关产品流入社会主义阵营,他们的工作成就用一张图就能概括:

图片36 

一二百项禁运,除了包括军用技术、原子能技术外,还包含造船、计算机、软件、微电子、机器人等民用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看家产品——程控交换机,也在封锁之列。毕竟现代工业并没有明显的军-民分界线,人工合成氨可以用来做化肥也可以用来做炸弹,大炮与黄油本来就是一回事。

巴统禁运之下,欧美日所有机构都不能幸免。贝尔研究所曾经要带一台装有国际象棋软件的计算机去莫斯科,参加国际象棋锦标赛,结果被美国特工拦截了下来,理由是它具有明显的军事作用”——故事有点冷幽默,但苏联人笑不出来。

美国单方面制定标准,一句话就能封锁贸易,很多北约成员国因此对巴统组织产生了不满,毕竟美国也会卖粮食给苏联,而粮食可以给士兵吃。美国的封锁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其他西方国家的不满的确有道理。

巴统各个时期的封锁区别很大,总的来说取决于美苏关系。美苏关系缓和一些,美国就会放开部分项目,顺便赚钱;美苏关系紧张,就加紧制裁。比如说,七十年代美苏缓和,美国企业申请对苏出售高科技产品的数量就大幅度上升。

图片37 

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对苏强硬派在华盛顿占完全上风,巴统对苏制裁变得空前严厉。1980年所有的技术输出,无论是美国还是盟国,一律否决。

当然,即使在关系缓和期,美国对苏联的技术封锁也始终存在的,以计算机工业为例,美国政府规定只能出售落后五年以上的产品,而且很难拿到批文。

 

2、各个击破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苏联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采取了两手措施。一手是外交瓦解,分化美国和盟国,争取买到最高质量的技术;一手是独立自主,吸收消化引进来的技术,争取以后不再买。

下面这张图是二战后苏联与欧美日贸易情况。

图片38 

尽管绝对数额不算大巨大,但总的趋势是贸易额不断增长,美国并未阻断苏联和西方的大多数贸易。很多国家可以从对苏贸易中赚到钱。只要有机会,法国、德国都很希望挖北约墙角,向苏联出售技术产品。比如1977年,美国机床公司Cyril Bath要向苏联出售压延机床,但美国政府认为这些设备可能会提升苏联航空工业,从而否决。然而,法国公司立刻接受了苏联订单并及时交货——性能与美国产品完全一样。巴统组织愤怒地指责法国,但法国并不承认,宣称这些机床都是汽车厂专用,和造飞机无关。

 

这说明,只要充分利用美欧矛盾,苏联有很多机会去打破美国的封锁。但绝不能因此说巴统组织是个摆设,——有漏洞的网依然有用,至少可以挡住最重要的技术输出。1962年苏联企图修建通往东欧的“友谊石油管道”,美国随即禁止西德出售大口径钢管,导致东欧油管耽搁一年。不过,这起事件的后续很值得一说——西德不卖的大口径钢管,英国倒是快乐地卖给苏联。事后美国没有惩罚英国,但是苏联此后连续6年不向德国买任何钢管。

总之,巴统组织不是铁板一块,只要让他们自己吵起来,苏联就能打破美国的封锁,获得技术甚至是资金。

 

3、买个不停

当然,对于苏联来说,最好还是不需要买。1929年西方大萧条,苏联趁机抢购设备和技术,但买到1932年,苏联也越买越少。

图片39 

1935年苏联外贸部长发言,解释了进口下降的原因:

“我们要系统削减对外购买。”

“我们完全有能力不再做非重要的进口。”

苏联的雄心很值得赞许,但结果并不乐观,并制造了一个专有名词:周期性波动进口。

从苏联的立场来说,当然希望技术进口是一锤子卖,然后消化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实现赶超,最好以后让西方反过来求自己转让技术。但现实很残酷,往往是引进后技术后发展不如西方快,差距重新拉大。等到差距再次不可忍受,苏联还得重新大规模进口设备。最后西方都发现这是一个“周期性波动”了。

为什么苏联总是要西方来帮忙?是科研人员不够吗?以化工行业为例,从苏联的科研投入力度看,赶超西方是有可能的。从1969年起,苏联投入到化工行业的科员人员,哪怕是按照上表C类的保守状态估计,也不会输给美国,资金也相当充裕。

图片40 

图片41 

苏联的教育体系也相当给力,为工业部门提供了足够人才:

图片42 

 

至于领导人因素,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非常重视化工行业,反复强调加大投入。结果呢?

美国中情局在1978年有一份评价。他们认为,在化工领域极为重要的合成氨项目中,苏联72%的产能完全依靠西方进口装备,聚酯纤维产能75%-85%依靠进口设备,聚乙烯60%依靠进口设备等等。这意味着没有西方设备,就没有苏联化工厂。苏联向化工产业巨额投入,企图用化肥解决农业问题,结果是给西方的精密设备厂送资金,帮助他们技术革新,过十几年再找苏联赚钱。

 

4计划输给指标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历史学家指出,苏联的科研体系庞大,但是运行效率太低,科研与生产脱节严重。下图表格就展现了这方面的问题:

图片43 

无论是科研人数还是投入力度,苏联的数据都不差,技术进步速度却赶不上西方。因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往往只是停留在论文阶段,无法转化为产业资源。看来科研部门的“计划”和工业部门的“计划”并不合拍,起码考核标准不一样。另外,即便是不得已引进西方技术,苏联官僚系统也经常把“引进先进技术”变成“获得落后技术”。比如说,苏联要建设一个化工厂,从西方引进成套设备,一般来说从外贸部的谈判到厂子建成需要7年时间。而同期西欧国家建设一个化工厂, 3年左右就能搞定,效率整整相差一倍。等到苏联消化现有工艺,开始构思下一代产品时,西方新一代工厂已经在试车了。

问题出在哪里?

从实例来看,苏联总书记看到苏联技术落后,拍板引进西方技术,到外贸部门谈判成功,至少要10个月时间,即便西方政府不设障碍,全力配合也是如此。因为从外贸部门自己眼中的政绩来看,他们政绩并不体现于尽快引进西方技术,而是用最低价格完成总书记的预设目标。为了价格,外贸部门会尽可能慢地谈判,随便哪个项目都谈上大半年,以至于技术在谈判期间就相对落后了,不得不降价转让——外贸部门会高调宣传降价,来证明自己的政绩。此外,外贸部门还会要求西方提供低利率贷款,作为自己的“额外收获”,为此不惜拖长谈判时间。

然而西方早就熟悉了相关套路,本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态度,先低价答应,让苏联外贸部门脸上有光,然后再用“巴统限制”为借口,提出另外加价,一般总不会失望。

据统计,苏联大多数技术引进项目都会因此拖延3-4年,浪费了工业赶超的重要时间。比如乙烯装置,苏联通过分析购买的年产45万吨设备后,也渐渐掌握了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的制造,但从时间差来看,这期间苏联和西方的差距反而拉大了。

图片44 

 

摘编自马前卒工作室

 


美国对前苏联科技遏制战略回顾

浏览:11368 作者: 时间:2020-09-29 分类:最新视点关注信息文章
以巴统为代表的美国对前苏联科技遏制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尽管前苏联也实施了我们称之为“开放创新”的科技政策,但最终与美国的科技差距仍然在不断地扩大。

编者按:

本期《关注信息》编发一份关于美国在科技领域对前苏联实施的遏制战略的历史资料。

以巴统为代表的美国对前苏联科技遏制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尽管前苏联也实施了我们称之为“开放创新”的科技政策,但最终与美国的科技差距仍然在不断地扩大。

目前,巴统已为“瓦森纳协定组织”所继承,其主要目标也从苏联转为中国。研究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应对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有重要参考价值。

 

1、巴统铁幕

1950年1月1日,巴黎市中心博埃西大街58B号,后世大名鼎鼎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正式成立,它的继承者“瓦森纳协定组织”至今还在运行,目标主要是中国。

巴统组织的工作与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要限制西方战略物资、先进技术及相关产品流入社会主义阵营,他们的工作成就用一张图就能概括:

图片36 

一二百项禁运,除了包括军用技术、原子能技术外,还包含造船、计算机、软件、微电子、机器人等民用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看家产品——程控交换机,也在封锁之列。毕竟现代工业并没有明显的军-民分界线,人工合成氨可以用来做化肥也可以用来做炸弹,大炮与黄油本来就是一回事。

巴统禁运之下,欧美日所有机构都不能幸免。贝尔研究所曾经要带一台装有国际象棋软件的计算机去莫斯科,参加国际象棋锦标赛,结果被美国特工拦截了下来,理由是它具有明显的军事作用”——故事有点冷幽默,但苏联人笑不出来。

美国单方面制定标准,一句话就能封锁贸易,很多北约成员国因此对巴统组织产生了不满,毕竟美国也会卖粮食给苏联,而粮食可以给士兵吃。美国的封锁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其他西方国家的不满的确有道理。

巴统各个时期的封锁区别很大,总的来说取决于美苏关系。美苏关系缓和一些,美国就会放开部分项目,顺便赚钱;美苏关系紧张,就加紧制裁。比如说,七十年代美苏缓和,美国企业申请对苏出售高科技产品的数量就大幅度上升。

图片37 

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对苏强硬派在华盛顿占完全上风,巴统对苏制裁变得空前严厉。1980年所有的技术输出,无论是美国还是盟国,一律否决。

当然,即使在关系缓和期,美国对苏联的技术封锁也始终存在的,以计算机工业为例,美国政府规定只能出售落后五年以上的产品,而且很难拿到批文。

 

2、各个击破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苏联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采取了两手措施。一手是外交瓦解,分化美国和盟国,争取买到最高质量的技术;一手是独立自主,吸收消化引进来的技术,争取以后不再买。

下面这张图是二战后苏联与欧美日贸易情况。

图片38 

尽管绝对数额不算大巨大,但总的趋势是贸易额不断增长,美国并未阻断苏联和西方的大多数贸易。很多国家可以从对苏贸易中赚到钱。只要有机会,法国、德国都很希望挖北约墙角,向苏联出售技术产品。比如1977年,美国机床公司Cyril Bath要向苏联出售压延机床,但美国政府认为这些设备可能会提升苏联航空工业,从而否决。然而,法国公司立刻接受了苏联订单并及时交货——性能与美国产品完全一样。巴统组织愤怒地指责法国,但法国并不承认,宣称这些机床都是汽车厂专用,和造飞机无关。

 

这说明,只要充分利用美欧矛盾,苏联有很多机会去打破美国的封锁。但绝不能因此说巴统组织是个摆设,——有漏洞的网依然有用,至少可以挡住最重要的技术输出。1962年苏联企图修建通往东欧的“友谊石油管道”,美国随即禁止西德出售大口径钢管,导致东欧油管耽搁一年。不过,这起事件的后续很值得一说——西德不卖的大口径钢管,英国倒是快乐地卖给苏联。事后美国没有惩罚英国,但是苏联此后连续6年不向德国买任何钢管。

总之,巴统组织不是铁板一块,只要让他们自己吵起来,苏联就能打破美国的封锁,获得技术甚至是资金。

 

3、买个不停

当然,对于苏联来说,最好还是不需要买。1929年西方大萧条,苏联趁机抢购设备和技术,但买到1932年,苏联也越买越少。

图片39 

1935年苏联外贸部长发言,解释了进口下降的原因:

“我们要系统削减对外购买。”

“我们完全有能力不再做非重要的进口。”

苏联的雄心很值得赞许,但结果并不乐观,并制造了一个专有名词:周期性波动进口。

从苏联的立场来说,当然希望技术进口是一锤子卖,然后消化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实现赶超,最好以后让西方反过来求自己转让技术。但现实很残酷,往往是引进后技术后发展不如西方快,差距重新拉大。等到差距再次不可忍受,苏联还得重新大规模进口设备。最后西方都发现这是一个“周期性波动”了。

为什么苏联总是要西方来帮忙?是科研人员不够吗?以化工行业为例,从苏联的科研投入力度看,赶超西方是有可能的。从1969年起,苏联投入到化工行业的科员人员,哪怕是按照上表C类的保守状态估计,也不会输给美国,资金也相当充裕。

图片40 

图片41 

苏联的教育体系也相当给力,为工业部门提供了足够人才:

图片42 

 

至于领导人因素,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非常重视化工行业,反复强调加大投入。结果呢?

美国中情局在1978年有一份评价。他们认为,在化工领域极为重要的合成氨项目中,苏联72%的产能完全依靠西方进口装备,聚酯纤维产能75%-85%依靠进口设备,聚乙烯60%依靠进口设备等等。这意味着没有西方设备,就没有苏联化工厂。苏联向化工产业巨额投入,企图用化肥解决农业问题,结果是给西方的精密设备厂送资金,帮助他们技术革新,过十几年再找苏联赚钱。

 

4计划输给指标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历史学家指出,苏联的科研体系庞大,但是运行效率太低,科研与生产脱节严重。下图表格就展现了这方面的问题:

图片43 

无论是科研人数还是投入力度,苏联的数据都不差,技术进步速度却赶不上西方。因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往往只是停留在论文阶段,无法转化为产业资源。看来科研部门的“计划”和工业部门的“计划”并不合拍,起码考核标准不一样。另外,即便是不得已引进西方技术,苏联官僚系统也经常把“引进先进技术”变成“获得落后技术”。比如说,苏联要建设一个化工厂,从西方引进成套设备,一般来说从外贸部的谈判到厂子建成需要7年时间。而同期西欧国家建设一个化工厂, 3年左右就能搞定,效率整整相差一倍。等到苏联消化现有工艺,开始构思下一代产品时,西方新一代工厂已经在试车了。

问题出在哪里?

从实例来看,苏联总书记看到苏联技术落后,拍板引进西方技术,到外贸部门谈判成功,至少要10个月时间,即便西方政府不设障碍,全力配合也是如此。因为从外贸部门自己眼中的政绩来看,他们政绩并不体现于尽快引进西方技术,而是用最低价格完成总书记的预设目标。为了价格,外贸部门会尽可能慢地谈判,随便哪个项目都谈上大半年,以至于技术在谈判期间就相对落后了,不得不降价转让——外贸部门会高调宣传降价,来证明自己的政绩。此外,外贸部门还会要求西方提供低利率贷款,作为自己的“额外收获”,为此不惜拖长谈判时间。

然而西方早就熟悉了相关套路,本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态度,先低价答应,让苏联外贸部门脸上有光,然后再用“巴统限制”为借口,提出另外加价,一般总不会失望。

据统计,苏联大多数技术引进项目都会因此拖延3-4年,浪费了工业赶超的重要时间。比如乙烯装置,苏联通过分析购买的年产45万吨设备后,也渐渐掌握了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的制造,但从时间差来看,这期间苏联和西方的差距反而拉大了。

图片44 

 

摘编自马前卒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