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入、执行和成果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的中外比较

联办财经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描述
描述
专家团
学术委员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万   峰
王   沅 
王东明
任克雷
邓   运
衣锡群 
赵喜子
杨凯生
陈小津
陈洪生
李新创
李君如
张克华
张燕生
张宇燕
谢渡扬
苏   宁
顾问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马晓力
于洪君
王秦丰
叶克冬
刘晓北
乔宗淮
张国宝
张红宇
宋晓梧
李毅中
李   勇
许宪春
张  茅
张思平
陈小工
陈清泰
陈喜庆
周坚卫
秦朝英
徐冠华
胡存智
徐庆华
周禹鹏
周和平
黄奇帆
曹保榆
梁维娜
葛东升
廖晓淇
浏览:4958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9-29 分类:研究成果财经报告文章

联办财经研究院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凸显。目前,企业已成为我国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主要资金提供者、执行者,同时也是最大的研发成果产出者、应用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仍存在研发投入强度不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偏少、消化吸收不足、研发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

现本文从研发投入、研发执行、研发成果角度将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表现对比分析如下。

一、企业研发投入总量及强度

(一)我国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远低于美国企业,且平均及累计研发投入差距悬殊

尽管差距不断缩小,但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仍远低于美国企业。2015年,美国企业研发投入19301.9亿元(人民币,下同),而中国企业仅为10588.6亿元(见图1)。自2002年至2015年我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仅为4648.4亿元(我国从1995年开始进行研发投入统计,但1995-2001年企业研发投入数据无法获取),而相同期间美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为16697.7亿元,约为我国企业的3.6倍。此外,自2002年至2015年我国企业累计研发投入仅为65077.7亿元,而相同期间美国企业研发投入累计为233767.2亿元,约为我国企业同时期累计研发投入的3.6倍(见图2)。而且自1953年美国开始进行研发投入统计至2015年,美国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70507.5亿元

科技发展需要持续、高质量、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尽管我国企业现阶段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企业差距有所缩小,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不够,导致其科技水平要赶上发达国家企业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图片18 

1:我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研发投入比较

图片19 

2:自2002年起我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累计研发投入比较

(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相较于发达国家仍偏低

虽然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从2002年的0.58%增长至2016年的1.60%,但尚不及瑞士企业2000年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也长期低于美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日本企业差距更大(见图3)。

 

图片20 

3:美国、中国、瑞士、日本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国内生产总值)对比

数据来源:根据各国统计局公布数据测算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研发投入排名前2500家的全球企业中,中国企业有376家,美国企业882家,日本企业365家,德国企业134家,瑞士企业52家。在这一统计数据中,研发投入较高的企业群体中,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销售额)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各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由高到低分别是瑞士企业、美国企业、德国企业、日本企业、中国企业(见图4)。

图片21png 

4:瑞士、美国、德国、日本、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销售额)对比

此外,以从BvD全球上市公司分析库(包括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中按照全球行业分类系统选取、并经过可用样本筛选后的101个国家和地区18076个非金融企业2005-2014年的研发投入面板数据(其中,美国、英国、德国、中国、日本样本企业数分别为3225、639、360、3146、2488个)为分析依据,美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规模为1.1亿美元,是我国企业的近8.5倍,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达到12.6%,是我国企业的2.8倍。德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规模为2.2亿美元,是我国企业的近16倍,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达到5.87%,比我国企业高1.37个百分点(见图5)。

图片22png 

5:2005-2014年样本企业研发投入比较

数据来源:《企业研发投入结构特征与经济增长模式—基于中国与主要国家企业

研发数据的比较》

二、企业研发投向的结构

(一)我国企业相较于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投向科学研究领域的非常少

我国企业研发经费目前主要投向试验发展,较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领域,以至于我国企业投向科学研究领域的比重远远低于瑞士企业及美国企业。2015年瑞士企业研发经费投向科学研究领域的比重为55.51%,2014年日本企业该比重为24.17%,2015年美国企业该比重为22%,而2016年我国企业该比重仅为3.25%(见图6)。

图片23 

6:美国、中国、瑞士、日本企业投向科学研究领域的研发经费比重

此外,从全社会的科学研究承担份额来看,我国企业承担的也很少,绝大多数由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承担。2016年,我国科学研究中,企业承担了16.22%,而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合计承担了79.74%。而且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在全社会的科学研究中承担的份额也还很小(见图7)。

图片24 

7:美国、中国、瑞士、日本企业承担的科学研究比重

相较于试验发展,科学研究的风险大、成本高,很有可能无法形成可供商业化的科技成果,这就使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愿加大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如果没有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等的支持,企业很难冒险加大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研发投入。

(二)我国企业引进技术之后,消化吸收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限制了企业技术再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国企业在引进技术之后,更多的是进行技术改造,用于消化吸收的投入很低。2016年,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投入与消化吸收投入的比值为1:0.23。而发达国家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的比例在1:3左右,部分重点领域甚至高达1:7,差距很大。日本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平均每项技术引进价格为4200万日元,消化吸收投入的成本就已达到6000万日元,技术引进投入:消化吸收投入为1:1.43。

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比值是反应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企业该比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是制约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国企业的技术引进存在较大盲目性,部分企业一味求高求新,引进技术超出了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被迫对设备进行大量的技术改造,降低了设备效能。

三、企业研发创新的成果——我国企业专利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2016年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专利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分别为23.05%51.51%25.44%(见图8)。这其中包括了国外专利申请人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专利,而如果只考虑国内专利申请人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专利,则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分别为18.55%55.07%26.38%,发明专利占比降低了4.5个百分点。而如果只考虑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占比则更低,2016年该比重仅为18.4%(见图9)。

图片25 

8:2016年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三种专利占比

图片26 

9:2016年国内企业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三种专利占比

而在发达国家申请授权的专利中,发明专利的占比很高。例如,2016年在日本申请授权的专利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发明专利(占比达84.31%)、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见图10)。

图片27 

10:2016年日本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2017年专利行政年度报告》

    发明专利是专利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价值也最高。但我国企业对发明专利的申请意愿不强,从而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量明显偏低。

通过以上对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要表现的对比,可以看出,尽管相较于过去,我国企业在包括研发投入、研发执行结构等在内的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从投入、执行和成果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的中外比较

浏览:4960 作者: 时间:2020-09-29 分类:研究成果财经报告文章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凸显。目前,企业已成为我国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主要资金提供者、执行者,同时也是最大的研发成果产出者、应用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仍存在研发投入强度不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偏少、消化吸收不足、研发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

联办财经研究院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凸显。目前,企业已成为我国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主要资金提供者、执行者,同时也是最大的研发成果产出者、应用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仍存在研发投入强度不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偏少、消化吸收不足、研发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

现本文从研发投入、研发执行、研发成果角度将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表现对比分析如下。

一、企业研发投入总量及强度

(一)我国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远低于美国企业,且平均及累计研发投入差距悬殊

尽管差距不断缩小,但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仍远低于美国企业。2015年,美国企业研发投入19301.9亿元(人民币,下同),而中国企业仅为10588.6亿元(见图1)。自2002年至2015年我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仅为4648.4亿元(我国从1995年开始进行研发投入统计,但1995-2001年企业研发投入数据无法获取),而相同期间美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为16697.7亿元,约为我国企业的3.6倍。此外,自2002年至2015年我国企业累计研发投入仅为65077.7亿元,而相同期间美国企业研发投入累计为233767.2亿元,约为我国企业同时期累计研发投入的3.6倍(见图2)。而且自1953年美国开始进行研发投入统计至2015年,美国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70507.5亿元

科技发展需要持续、高质量、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尽管我国企业现阶段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企业差距有所缩小,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不够,导致其科技水平要赶上发达国家企业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图片18 

1:我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研发投入比较

图片19 

2:自2002年起我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累计研发投入比较

(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相较于发达国家仍偏低

虽然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从2002年的0.58%增长至2016年的1.60%,但尚不及瑞士企业2000年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也长期低于美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日本企业差距更大(见图3)。

 

图片20 

3:美国、中国、瑞士、日本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国内生产总值)对比

数据来源:根据各国统计局公布数据测算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研发投入排名前2500家的全球企业中,中国企业有376家,美国企业882家,日本企业365家,德国企业134家,瑞士企业52家。在这一统计数据中,研发投入较高的企业群体中,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销售额)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各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由高到低分别是瑞士企业、美国企业、德国企业、日本企业、中国企业(见图4)。

图片21png 

4:瑞士、美国、德国、日本、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销售额)对比

此外,以从BvD全球上市公司分析库(包括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中按照全球行业分类系统选取、并经过可用样本筛选后的101个国家和地区18076个非金融企业2005-2014年的研发投入面板数据(其中,美国、英国、德国、中国、日本样本企业数分别为3225、639、360、3146、2488个)为分析依据,美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规模为1.1亿美元,是我国企业的近8.5倍,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达到12.6%,是我国企业的2.8倍。德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规模为2.2亿美元,是我国企业的近16倍,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达到5.87%,比我国企业高1.37个百分点(见图5)。

图片22png 

5:2005-2014年样本企业研发投入比较

数据来源:《企业研发投入结构特征与经济增长模式—基于中国与主要国家企业

研发数据的比较》

二、企业研发投向的结构

(一)我国企业相较于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投向科学研究领域的非常少

我国企业研发经费目前主要投向试验发展,较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领域,以至于我国企业投向科学研究领域的比重远远低于瑞士企业及美国企业。2015年瑞士企业研发经费投向科学研究领域的比重为55.51%,2014年日本企业该比重为24.17%,2015年美国企业该比重为22%,而2016年我国企业该比重仅为3.25%(见图6)。

图片23 

6:美国、中国、瑞士、日本企业投向科学研究领域的研发经费比重

此外,从全社会的科学研究承担份额来看,我国企业承担的也很少,绝大多数由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承担。2016年,我国科学研究中,企业承担了16.22%,而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合计承担了79.74%。而且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在全社会的科学研究中承担的份额也还很小(见图7)。

图片24 

7:美国、中国、瑞士、日本企业承担的科学研究比重

相较于试验发展,科学研究的风险大、成本高,很有可能无法形成可供商业化的科技成果,这就使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愿加大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如果没有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等的支持,企业很难冒险加大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研发投入。

(二)我国企业引进技术之后,消化吸收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限制了企业技术再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国企业在引进技术之后,更多的是进行技术改造,用于消化吸收的投入很低。2016年,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投入与消化吸收投入的比值为1:0.23。而发达国家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的比例在1:3左右,部分重点领域甚至高达1:7,差距很大。日本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平均每项技术引进价格为4200万日元,消化吸收投入的成本就已达到6000万日元,技术引进投入:消化吸收投入为1:1.43。

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比值是反应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企业该比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是制约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国企业的技术引进存在较大盲目性,部分企业一味求高求新,引进技术超出了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被迫对设备进行大量的技术改造,降低了设备效能。

三、企业研发创新的成果——我国企业专利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2016年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专利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分别为23.05%51.51%25.44%(见图8)。这其中包括了国外专利申请人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专利,而如果只考虑国内专利申请人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专利,则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分别为18.55%55.07%26.38%,发明专利占比降低了4.5个百分点。而如果只考虑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占比则更低,2016年该比重仅为18.4%(见图9)。

图片25 

8:2016年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三种专利占比

图片26 

9:2016年国内企业在我国申请授权的三种专利占比

而在发达国家申请授权的专利中,发明专利的占比很高。例如,2016年在日本申请授权的专利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发明专利(占比达84.31%)、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见图10)。

图片27 

10:2016年日本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2017年专利行政年度报告》

    发明专利是专利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价值也最高。但我国企业对发明专利的申请意愿不强,从而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量明显偏低。

通过以上对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要表现的对比,可以看出,尽管相较于过去,我国企业在包括研发投入、研发执行结构等在内的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